成立的第二年,北交所持续走低的估值中枢和下降的成交量,正在实力劝退着板块内外的众投资人,场内低流动的事实,越来越影响着市场的判断。


(相关资料图)

过程中场内标的质地一般的不必说,显然没有人愿意在行情冷淡到低点的时候还激情下单;更值得讨论的是受制于行情冷淡,被低估的价值个股,是长线投资的机会所在。

今天重点和大家聊聊上市以来被多家券商评级“买入”的康普化学(834033)。

国内铜萃取剂第一股

1月13日,北交所首份年报业绩预告出炉,康普化学拔得头筹,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归母利润9000万元~1.1亿元,同比增长76.64%~115.9%。

年报业绩增长翻番,二级市场上首发开盘涨逾20%,截至1月13日收盘,累计涨幅为56.47%。

在2022年的经济大环境和板块内的下行环境中,这份成绩已经能证明标的实力,但还不够。

企业预期是上涨逻辑中的重点,翻倍的业绩下,犀牛之星研究院加码深掘,发现康普化学的上涨潜力可能远不至于此。

康普化学成立于2006年11月,公司是国际知名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制造商,主要从事铜萃取剂、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以及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对于铜、锂、钴、镍、锰、钒等金属,其主要制备来源包括金属冶炼和金属回收两大类,具体技术路线包括火法和湿法,湿法主要表现为萃取法,又包括磷酸类萃取剂和羟肟类萃取剂。

萃取剂的作用就是与被萃取的金属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萃合物。与传统的火法冶金相比,近年来,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的湿法冶金在金属冶炼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就拿铜来说,到2020年,全球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湿法冶铜产量已达390万吨,占铜总产量的16%。

未来,萃取作为更加绿色、节能和环保的金属制备方式,有望得到更广泛地普及和应用,从而有望拉动金属萃取剂的需求。

金属萃取剂是康普化学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超95%。包含铜萃取剂和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销售收入2019-2021年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15%、99.30%、96.47%。

具体地,该公司已开发共计 65 种型号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其中铜萃取剂38种,新能源电池及其他金属萃取剂11种,酸雾抑制剂1种,矿物浮选剂15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康普化学还开拓了应用于铜、钴、镍、锂、钒、锰等各类金属的萃取提纯,产品覆盖了宁德时代、华友钴业等国内电池和电池材料龙头。

公司成长逻辑:技术高门槛、蓝海市场、行业景气度高

犀牛之星研究院尽可能全面的从企业本身壁垒、产业竞争格局以及行业的前景和周期对康普化学进行分析,验证标的成长空间和市场表现之间出现的参差。

1、企业概况:产品技术门槛高,业绩增长确定,产能预计2024年实现爬坡

康普化学、BASF(巴斯夫)、Solvay(索尔维)三分金属萃取剂市场。哈萨克斯坦投资和发展部与哈萨克斯坦东方有色金属采矿冶金研究院于2019 年联合发表的《关于科内拉特矿的氧化矿石处理的行业工作报告》,智利矿山知名贸易商Pochtecca和非洲萃取贸易商Vimnmart给出相同观点:该领域仅巴斯夫、索尔维和康普化学三家。

共同代表先进水平,产品性能几无差异。结合产品的具体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选取康普化学销售规模最大的 Mextral 984H-C 型铜萃取剂与巴斯夫同类型的 LIX 984N-C型铜萃取剂进行对比;另选取公司的 Mextral 5910H 型铜萃取剂(和索尔维共同在智利市场销售广泛)与索尔维同类型的ACORGA M5910 型铜萃取剂进行对比,判断性能差异。

客户拓展能力较好,业绩仍处于较高速成长阶段,另近年国际上湿法铜矿投资加大,对铜萃取剂新增需求量的扩张保障了公司主营业务基本盘的增长。2022年12月20日康普化学公告披露与上海董禾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金额为人民币 1.48 亿元。截至日前,公司已披露的2019-2022年每期新增订单量为2.15亿、2.21亿、2.18亿,累计订单超 5 亿(之前已披露在手订单 3.53亿及本次1.48亿),对未来营收的持续增长构成保障。

公司传导价格能力强,毛利率比较稳定。营收大幅增长除了订单供不应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提价,和去年比大概提价20%多。

来源:招股书

公司解释是原材料上涨导致提价,2022 年上半年,铜萃取剂和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价格均上涨,其中铜萃取剂平均单价上涨 19.67%,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平均单价上涨114.14%,带动公司主要产品的综合平均单价持续上涨。

公司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向下游传导成本,从产品性质上看,铜萃取剂属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具有技术壁垒较高、同质化程度较低的特点,因此生产厂商在原材料成本下降时能维持稳定的产品价格和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在成本上涨时则可通过涨价部分转移成本压力。

来源:招股书

另外通过调研得知,2022年订单供不应求,现有产能无法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的持续增长,因产能推掉的铜萃取剂订单在2-3000吨。募投的矿物浮选剂2022年没营收的原因是产能饱满无法接单,并非公司没有订单。新能源萃取剂今年没有订单是因为20,21年客户备货,预计客户会在23年继续备货。同时公司的锂萃取剂中试已过,但是鉴于锂电池还没到产业电池大量回收的阶段,所以现阶段可能无法放量,这部分可以视为技术储备。

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金属萃取剂产能将由现在的 5,000吨提高至 8,500吨,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产能也将大幅提升,可有效弥补公司能力不足。预计23年底建好,24年可实现产能爬坡。

2、竞争格局:国内市占率 55%-60%,尚无上市公司竞争

在金属萃取剂领域,由于对研发和生产的要求较高,需要具有深厚精细化工产业积累的企业才能提供合格产品,公开资料数据显示,目前从全球范围看,能够为下游多家从事湿法冶金的大型国际矿业企业提供金属萃取剂稳定供货的厂商主要有三家,分别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巴斯夫、国际化工巨头索尔维以及康普化学。

来源:开源证券

以2020年全球铜萃取剂市场规模1.6万吨计算(公司问询函回复数据),2020和2021年康普化学铜萃取剂销量分别为4006.24吨和4088.92吨,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

国内尚无上市公司竞争。金属萃取剂等产品隶属精细化工项下,表面活性剂领域中的特种表面活性剂产品。国内能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考虑产品种类的相似性,结合产品应用领域、核心工艺、单价等因素,选取中触媒、争光股份、皇马科技为对比公司。但因产品及下游应用领域不同,均无法与康普化学进行精细化比较。

主要业务国内市占率约为 55%。铜萃取剂国内市场规模较小,尚无较为精确的吨铜萃取剂消耗量统计数据,沿用全球3-5千克的消耗量数据测算,国内铜萃取剂的市场规模约为300-500吨,平均为400吨,根据康普化学铜萃取剂在国内的销量,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 55%。

国内市场依据 2021年数据,大型湿法冶铜企业合计产能85,000吨,国内产量规模总计100,000吨,康普化学已覆盖四家国内最大厂商。

来源:开源证券

在其他产品领域上,公司的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覆盖了全球大型钴锌锰湿法分离企业 Boleo 以及全球钴业龙头企业华友钴业等,此外,公司还抢先布局酸雾抑制剂、新型矿物浮选剂市场,相关市场为蓝海市场,竞争对手较少,公司早早以其优质的产品树立了较高的市场地位。

3、所处领域:前景广阔,景气度持续上升

特种表面活性剂属于国家重点布局高新技术行业,下游应用广泛:精细化工行业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高附加值特点,属于我国“补短板”和“结构升级”的重点布局领域,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2020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为 1725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达到 2785 亿美元,7 年 CAGR为 7.1%。特种表面活性剂在国内主要以民用为主,发展空间广阔,而金属萃取剂市场格局较为稳定,集中度较高,三足鼎立,目前全球铜萃取剂市场规模约为1.6万吨。

下游行业持续景气,汽车电动化趋势带动了新能源电池金属及相关萃取剂的发展。在降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显著,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 IEA(国际能源署)预测,2021-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30-36%。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件,占整车成本的 35-40%。钴、镍、锂等作为新能源电池的重要金属元素,其需求得以快速增长。未来几年,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对钴、镍、锂的需求旺盛,全球电池用钴、镍以及动力电池用锂的具体需求预测如下图:

来源:招股书

铜需求量的稳定增长及湿法冶金的普及带动了铜萃取剂的发展。铜需求量预计2050年增长至4890万吨,对比2020年全球铜产量 2451万吨翻倍,近年新增矿产多采取湿法路线。

根据《中国矿业》统计数据,“十四五”期间,全球铜需求量将保持稳健增长,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铜需求量将由2407 万吨增长至 2517万吨,CAGR为1.5%,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铜量由 45 万吨增长至130万吨,CAGR 为 42.9%,风力发电用铜量由41万吨增长至61万吨,CAGR为14.1%。

来源:招股书

康普化学各分类研发目标明确且已取得一定进展,锂、钒等新能源金属萃取剂的新产品开发预计将于近年陆续完成。当前产能利用率饱和,募投专注扩产研发,随着产能陆续释放,未来业绩成长确定性高。

结语

无论是赛道前景,还是企业基本面、市占率、技术壁垒,康普化学几乎是无明显短板的六边形战士,发展后劲强劲。

但相比其在北交所内不超5000万的日均成交额和8%左右的换手率交易情况,显然关注度和价值都被低估了,这其中多少有受到了北交所低流动的影响。

要知道即便是在流动更差的新三板,很多公司的股价也还是跟着内在价值走,内在价值摆在那里,板块流动性差,也正好给了低估值的买入机会,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流动性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IPO注册制持续深化改革的未来,可以预想到的是上市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在这个增量的过程中,标的质地注定更为良莠不齐,也将越加考验投资者对标的的判断眼光。

哪些是需要真正在意的因素?如何才不会错过确定性高、成长空间大的价值股?或许胆量要比眼光更为重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