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犀牛之星研究院曾针对北交所做市制度有过展望猜测,当时以科创板和新三板为例,对做市制度推出先后的成效简单的总结了一番。
来到今年,北交所的两融业务实施落地后,便接连推出做市制度,就目前的成效看,这一梭子弹,市场确实给出了不错的反馈。
超九成做市标的首日收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20日,北交所做市交易上线。首批做市标的股票共36只,总市值1122.32亿元,平均市盈率16.98倍。其中,22只股票为北证50成份股,权重占比达58.77%。
做市商方面,据公开数据,首批做市商业务量较多的有:国金证券22家、中信证券6家、安信证券5家、东吴证券4家、国泰君安3家、银河证券3家。
做市首日的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根据犀牛之星研究院整理的交易情况,2月20日,开展做市业务的股票成交金额,较上周日均增长7.37%。其中,做市商买卖成交合计2476.03万元,22家北证50成分股做市成交1928.19万元,占比77.87%。
做市标的中最受追捧的股票为贝特瑞,有7家做市商提供服务,首日上涨了0.51%,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
仅次于贝特瑞的吉林碳谷有4家做市商提供服务,2月20日上涨了0.54%,成交额超过1400万元。
同时,做市首日北交所也出现普涨行情。数据显示,北证50指数上涨0.59%,而36只做市股票仅2家当日收跌,分别为龙竹科技(831445)、海泰新能(835985),分别下跌了0.14%、0.30%。
当然,一两天的行情说不明什么问题。但长远来看做市交易业务的启动,对北交所市场流动性是存在提升的,只是后续是否会维持一个足够明显的作用,就是未知数了。
近期,无论是从整个市场层面抑或是板块内的情况,都发生在着密集的变化,在这个节点下的北交所会受影响,出现新的转变吗?
次新股关注度提升 新旧发力下焕发市场热情
新股降价打折、融资融券开闸加上做市制度的落地交易,为了提升板块关注度和流动性,北交所内制度落地的效率直接起飞。
就目前来看,新股降价打折、融资融券开闸加上做市制度的落地交易,这么多政策礼包叠加落地,确实砸出了市场对北交所的交易热情,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出现明显提升。
市场层面,比较明显的是给市场带了增量资金,以及资金偏向向北证50指数成份股聚拢。
但从整体来看,这部分做市资金在北交所的扎根交易并不会改变北A整体的中长期趋势。
从做市细则看,北交所做市没有了新三板10万股的底仓要求,做市商底仓建仓行情减弱,影响程度有限,就目前参与首批做市的做市商也已建完底价,新增做市脚步大概率会放缓。
所以短期内主要还是要看市场情绪;而后期则要看新增的做市商数量以及覆盖企业范围。
而从个股上的角度出发,则或将出现较为明显的转变。
首先,从目前做市商的选股逻辑上看,瞄准流动性水平较好、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优质龙头个股基本是做市商共识。
当下,北交所的炒作行情主要集中在新股上市前几天,做市叠加两融业务的出现,除了直接将实力次新股作为标的纳入以外,能给次新股带来一波关注度。
其次,优质次新股交投可能更加活跃。
北交所的板块属性决定了板块内的个股,大部分都是体量不大以及流通盘比较少,只要注入适量资金,做市股票成交金额就很容易炒起来,整体流动性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未来在做市、融资融券两项政策以及18只主题基金的加持下,板块内优质次新股的活跃度可能会再度提升。
对于此前止步于优质股流动性的投资者,目前的时点或许就是抛开顾虑入场的好时机了。
结语
全面实施注册制,北交所正式启动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利好政策的施行势必会吸引主板的资金注意,并择机布局北交,毕竟在新政策的落地阶段,往往都会出现一些红利期。
但毕竟是红利期,就有消退的时候。
以目前北交所的申报企业数量和审批效率来看,后续恢复到和去年高速扩容的概率很大,未来再北交所内上市的新股,相信会面对一个更加充满生机和挑战的局面,毕竟钱更多了,但拿不拿的到,新旧股都有机会和政策,全凭企业本事。
最后的重点,还是实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