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总的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

报告显示,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8%、12.7%和10.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报告指出,也要看到,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全球经济增长趋缓,通胀仍处高位,主要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

关于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报告指出,一季度贷款保持较快增长。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年初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年初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

报告称,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月度涨幅分别为2.1%、1.0%和0.7%。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月度降幅分别为0.8%、1.4%和2.5%。

央行也在报告中回应了近期备受关注的通胀问题。报告指出,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总体平衡情况。通胀水平受供需两方面影响,既与消费等需求拉动有关,还与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供给因素密不可分,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物价稳定的基础。近几年我国供需总体平衡,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报告称,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一是供给能力较强;二是需求复苏偏慢;三是基数效应明显。

报告指出,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将低位窄幅波动。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对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稳固支持,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报告还指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

另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运用好实施期内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报告》称,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防范境外风险向境内传导,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