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重庆日报组织市内高校优秀学生走进沙坪坝区,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开展实地采风调研。青年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各有侧重、各抒己见。
站在位于沙坪坝区的创客港·未来科技园,一抬头,就能看到附近一栋高楼上的四个大字——重庆大学。园区距这栋高楼不算远,沿着园内的一条小路,步行十分钟左右,便可以到达。
连接起园区与重庆大学的这条小路,看似不起眼,却打通了科创路上的“关键一公里”。一条路,疏通了创新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唤醒了实验室里“呼呼大睡”的发明专利,激活了科技资源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能。高校实验室里萌发的科研“种子”,生机盎然地开花、结果,装点着科创的花园,孕育新重庆未来的希望。
在现实中,创新成果转化的道路,却并不总是如这条小径般畅通。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都是“关键一公里”。“最前一公里”不开辟,创新蓝图只能是空中楼阁,扶持创新、鼓励创新,离不开优质政策来开路破局;“最后一公里”不打通,科创资源只能“藏在深闺无人识”,转化成果、应用成果,离不开产业来修路架桥。
“养花先养土,养鱼先养水。”唯有千方百计保障企业等主体在创新的“最前一公里”走出来,才能让创新成果走得远。沙区围绕本区、本市发展的需求,积极引进一批特色企业、优势企业。“幼苗”引进来了,更要悉心呵护。比如,创新需要空间载体,沙区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将闲置楼宇作为“拾光阁”的“沃土”,为企业打造“拎包入住”的优质办公环境。不同的创新主体,在“最前一公里”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相关部门要善于倾听,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积极优化人才、资金等扶持政策,做为企业贴心服务、浇水施肥的“园丁”。
创新不能只嘴上说、笔下写,而要落地落实,走完“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发明专利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走入消费者家中,至关重要。企业如同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的新鲜血液,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轻骑兵”。
沙区的许多企业,如今就在扮演着“轻骑兵”的角色。西太深海推出的和顺积分宝平台,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治理基层,为乡村数字化治理增添强劲动力;筑智建打造的智慧管网CIM平台,可以完整反应辖区内雨污水管网的实况,为地下综合日常运维管理提高效率……当创新的成果真正走通“最后一公里”,走进城市街巷,走进百姓生活,群众才能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创新要完成从0到1的跨越、从理论走向实践,离不开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唯识争先的实干。唯有将关键的“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都打通,才能将产学研串起来,让科研成果活起来,让创新成果带动新重庆跑起来。(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