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岩椒草 yanjiaocao

【别名】臭节草、松风草、石胡椒、臭沙子、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臭花草、葱草花、草见血飞、山羊草、铜脚一枝蒿、鹞子钻山、地通花、大退癀、野椒、蛇皮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英文名】Stem Boenninghausenia albi。

【药用部位】芸香科石椒草属植物岩椒草岩椒草Boenninghausenia albi flora (Hook.) Reichb. ex Meissn.的茎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紫红色,光滑无毛,嫩枝灰绿色,常中空。全株有强烈的臭味。主根不明显,具多数须根,棕黄色。三回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长4.5~5.5厘米,至上部趋短;顶生小叶柄长4~7毫米,侧生小叶柄短或几无柄;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长1~2.5厘米,宽0.7~1.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秃净,有透明的小腺点。花两性;顶生聚伞花序,花枝基部有小叶;花具短花梗;花萼深4裂,有小腺点;花瓣4,白色,分离,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6毫米,先端钝圆,有透明的小腺点;雄蕊8;花丝长短不等,花药长圆形,黄色,纵裂;子房上位,心皮4,基部分离,具子房柄,果熟时子房柄可延至4~7毫米,花柱4,上部联合,基部分离。蒴果,卵形,成熟时从顶部起沿腹缝线开裂,4瓣,具腺点。种子数粒,肾形,黑褐色,表面有瘤状凸起。花期4~10月,果期6~11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于西南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6~7月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备用。

【药材性状】嫩枝呈灰绿色,干后扁中空,老叶叶柄长约5厘米,新叶叶柄约5毫米,二至三出复叶互生,卵圆形,大小不一,多皱折破碎,灰绿色。气微臭,味辛。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苦。归肝经胃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解表,截疟,活血,解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9~15克;或研末、泡酒。外用:捣烂敷。主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

【药理研究】1.心血管作用 香柑内酯对兔有一过性的降血压作用。另一成分白鲜碱,小剂量对离体蛙心呈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每分钟输出量增多;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2.解痉作用 所含另一成分花椒内酯,有一定的解痉作用。3.其他作用 白鲜碱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香柑内酯也有抗微生物活性。白鲜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具有强力收缩作用。花椒内酯在体外对人官颈癌传代HeLa细胞培养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茎和叶含香豆素花椒内酯,香柑内酯,异茴芹香豆素,左旋紫花前胡苷元乙酸酯,花椒毒素,瑞香素-8-甲醚,白芷醛,6-(反式-1-丁烯-3-酮基)-7-甲氧基香豆素,西瑞香素,对香豆酸甲酯,3-(1,1-二甲基烯丙基)花椒内酯,白鲜碱;双香豆素;岩椒草双香豆素,长叶九里香醛,去氢吉枝素,伞形花内酯,岩椒草素甲。全草含生物碱,芸香吖啶酮,去甲降真香碱,1-羟基吖啶酮,1-羟基-7-甲氧基吖啶酮,1-羟基-3-甲氧基-N-甲基吖啶酮,1-羟基-N-甲基吖啶酮,还含木脂素爵床脂定B-,萜类化合物。茎叶中含β-月桂烯,α-水芹烯,β-丁香烯,荜澄茄烯,卡达烯,丁香烯氧化物和匙叶桉油烯醇;叶还含臭节草内酯。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①治疟疾:岩椒草、柴胡青蒿艾叶各9克。水煎,于发作前4小时,或用单味鲜品于发作前2小时捣烂敷大椎穴。(《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急性胃肠炎:松风草15克,厚朴仙鹤草各9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跌打损伤:松风草60克,浸酒500毫升,每日2次,每次30毫升,饭前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推荐内容